矛盾纠纷化解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当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增多★★,矛盾风险燃点低、爆点多,调处难度高★★,激化因素多,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形成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风险。习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陵城区始终牢记习指示精神★★,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到实处★★,创新打造“干群面对面、诉求依法办、问题不出县”的新时代化解矛盾纠纷“陵县做法★★”,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矛盾纠纷问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法治思想,进一步践行法治为民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德州市委依法治市办聚焦法治建设领域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组织推选出一批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实事项目进行展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原标题★★:《聚法治之力 解民生难题——德州市2024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展示(二十三)》
(三)强化数智赋能★★,提升风险隐患整治质效。一是群众诉求★“云感知★★★”★★。依托社会治理运行指挥平台,汇集矛调、热线、信访等群众诉求渠道,及时预测预警各类风险。今年以来,制发《群众诉求分析专报》10期,对全区5万余件诉求进行分析研判,发现重点问题26条,预警预判风险隐患24个,提出工作建议103条。二是矛盾纠纷★★“云解决”。依托山东省★★★“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汇集网格排查、群众反映等各类矛盾纠纷数据,调解服务更加智能★★★、便捷。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747件,调解成功率★、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9%以上。三是为民服务“云上办”。切实用好山东省解纷码★、“心至陵和”小程序等线上诉求渠道★,鼓励群众通过“扫一扫”反映问题、提出诉求★★★,并对矛盾纠纷诉求实行线上动态管理,专人跟踪督办★,及时反馈,线下回访跟踪问效。今年以来,共解决★“物业服务”等“民生小事”1800余件。
陵城区坚持以习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走深走实★,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全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以上,12345热线服务满意率★、问题解决率高居全市第1,并连续26个月实现命案“零”发案★。近年来,省委书记林武★,时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猛,市委书记田卫东分别对★★“陵县做法★★★”做出批示。省委书记林武、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莅临指导,对陵城区解决群众诉求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陵城区被评选为全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目前正在争取省级试点。新时代化解矛盾纠纷相关经验做法在《长安》《山东政法》《德州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刊发20余篇,安徽省滁州市★★★、聊城市、威海市、济南市、临沂市等省内★★、省外10余个地市来陵城区参观指导工作,推动矛调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天推出第二十三期——陵城区:深化新时代化解矛盾纠纷“陵县做法” 绘就“亲民、为民”新★★★“枫”景★★★。
(二)推动资源整合,构建协调联动工作格局。一是深化四调联动。建立704个人民调委会、10余个行政调委会、7大行业调委会,组织政法力量下沉到镇级中心★,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四调联动★”协同机制★★。二是充实调解队伍。组建3000余人并涵盖各领域的调解专家库,打造了★★“连心乔★★★”★★“老孙说理”等一批品牌调解室★★★,培育了“面对面”★“围农夜话★★”“玫瑰娘家”等省、市级“枫桥式工作法★”★★,实现矛盾纠纷就地排查化解★★★。三是凝聚法治力量。在各级中心建立法学会工作站★,组织15名首席法律顾问开展★“一月一到岗”活动140余次,成功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29件。建立30人的★★“法官+人民调解员”诉前调解团队★,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今年来开展普法活动500余场次,直接受众2万余人。
(一)坚持强基固本,筑牢矛盾纠纷化解根基。一是健全责任体系。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一把手★★”工程,区★★★、镇、村(社区)三级书记层层抓落实★★★,并纳入全区重点工作、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事项清单和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坚持★★★“一盘棋”统筹推进★。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区、镇两级联席会议制度,配套建立7项制度★★★,完善4本台账★★,健全“大★★、中、小”三级处置流程★★★,落实“五级督办”工作体系★★★,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闭环链”。三是夯实阵地建设。1个区级中心、13个镇级中心和690个村(社区)级中心实现规范化提升和实体化运行,区级中心建立★“1+4+12+N”组织架构,区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社工、信访★★、热线个部门单位整建制入驻,12个单位派员常驻★★★,打造10余个功能室★★,实现群众解决诉求“只进一扇门★★”。